996 与中国人的性情

鉴于最近热火的程序员 996 起义事件终于告一断落:各大浏览器和平台开始封杀涉事网站和代码,那我也谈谈我的看法。

百年前的西方世界有一本书:《中国人的性情》,这是那个时代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必备工具。但是百年过去了,中国人还是中国人。

那些支持 996 的一种人是所谓的老板,这些人由于屁股的原因支持 996 无可厚非,经常做的就是把压榨员工说成是奋斗精神。

另一种支持者就是所谓的打工仔,这些人中的很多人错把 996 当成了奋斗和努力。作为经过十几年打磨和调校才走下生产线的高级产品,他们不应当通过压榨自己的时间和血汗来换取金钱和自我满足感。这是对过去十几年中,投入的时间和金钱等成本的巨大浪费。当然很少有人真的思考过,自己的时间到底多值钱

提起百年前的清朝,很多人的印象中那是一个腐朽落后的时代,但是那个时候的人同样努力和奋斗

《中国人的性情》中描述过一个内阁大臣(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常委)的日常安排:

他一直在抱怨日常工作的繁忙和疲累。他告诉我,他每天凌晨两点钟就要从家里出发,3 点至 6 点要在宫里当值;身为内阁大臣,6 点至 9 点要在朝中议事;身为兵部大臣,9 点至 11 点要在兵部办公;身为刑部要员,每天 12 点至下午 2 点要在刑部例行公务;身为外务部的资深部长,每天下午 2 点至五六点要在外务部。这些就是他每天的工作安排,还不止于此,他在工作的间隙还常常要参加各种会议,为其他的部门工作。他很少能在傍晚七八点之前回家。

那这个人的结局呢:

看到上面这份日常工作安排,我们的工会会员还在为每天 8 小时工作制而奋战,有什么感想呢?据说,在那次谈话半年后,那位官员因劳累过度、心力交瘁去世了。这并不奇怪,以后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也是极有可能的。

当时的读书人同样也很努力:1889 年省考中,福建省有 9 位超过 80 岁、2 位超过 90 岁的考生;河南省有 13 位超过 80 岁、1 位超过 90 岁,全部“通过为期 9 天的严格考试,文章精练,没有暮年之气”。

但是这种努力有用吗?屁用不值。努力和奋斗是手段,而不是目的。靠着死命压榨自己并用奋斗来安慰和麻痹自己的人真的很可怜。

还有人拿着”大清自有国情在此”,我国 IT 产业相对落后,就是需要多干才能赶上这种论调的。这种人就是一个字,蠢。一个人 5 天的工作量,难道配上 10 个人,半天就能完事吗?那我配上 100 个岂不是立马赶英超美。殊不知我国 1995 年才开始实行双休日,也没见国家实力和西方的差距变得更大,反而在缩小。

很多人不知道,乾隆和美国国父华盛顿是同时代的人。

很多人也不知道,爱因斯坦是在清朝末年发表的相对论。

方向比努力更重要,个人是这样,产业也是这样。

最后提一句:程序员倡导废除996的协议网站,被程序员开发出的浏览器和平台恶意封禁。真是讽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