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成本想起的二三事

随想

第一件事

公司旁边现在有个大工地,每天都有很多土方车把工地上的建筑垃圾运到其他地方,然后会在公司附近的路上零星洒落一些碎屑。

同时呢,路边有几个五六十岁的农民工,沿着马路,用铁锹有气无力的铲着地上碎屑,茫然,无力,且又杯水车薪。这些人被称为“小工”,专门在工地上从事一些打杂的活计。

他们的存在就是施工方在向相关部门表示:我看到了,我也想了一些办法,并且实行了;虽然我没有做到最好,但是我做了。

他们就是面对成本进行妥协的产物:改进工作流程或者施工设备的成本比较高,不如专门找几个人沿着路铲碎屑。当然会有监管部门,但是鉴于国内普遍违法的现状,显然是宁愿交罚款,也不愿意去改进流程。

第二件事

最近在 Github 上看了一个项目,叫“任正非思想”,它收录了任正非 400 余篇讲话稿。其中关于人力成本部分的描述,联系到华为清退 35 岁以上的员工,可以看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。

任正非出身军旅,因此很多讲话风格都很有意思,他经常用军队中的一些东西来映射公司管理中的东西。

例如将军和士兵,并不是所有士兵都想当将军。因此,对于那些想当将军的人,不定义具体的 kpi,而是用末尾淘汰的方式形成挤压,从而产生和保留更多的将军;至于那些普通士兵,则要定义详细的 kpi,只保留那些满足 kpi 的人,而当这些士兵无法满足 kpi 的时候,就要果断地抛弃掉。

这也是为何我国的义务兵兵役只有两年的原因,士兵是消耗品,无需考虑后续的保养问题。只需要选拔出那些想当将军的士兵即可。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,部队总可以募集到足够的普通士兵。

所以对于普通的华为员工,只需要满足 kpi 即可,当公司在普通员工身上的投入产出比不够高的时候,及时裁撤掉这些人,同时及时补充新的普通员工。

这也是任正非特意强调的:不要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,而要多一些打工心态。这样公司在裁撤员工的时候,才不会有太多的情绪反抗。

第三件事

这件事其实和成本的关系不大,而是由第二件事联想到的。

据说,战国时的吴起,身为大将,爱兵如子。有次发现一个士兵身上长疮了,就亲口为其吮吸伤口。

那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,痛哭流涕。旁人很奇怪:你的儿子遇到了一个爱兵如子的将军,为何又要不开心呢?

这个母亲答道:当年吴起帮忙吮吸我老公的伤口,结果我老公用命报答了吴起。现在他又这样对待我的儿子,我想我的儿子也会为他效死命的。

反观任正非,更有一种慈不掌兵的味道。